Linux文件系统结构是怎样的?
Linux 文件系统结构是层次化的,通常遵循 File Hierarchy Standard (FHS),这是一种标准化的目录和文件布局,旨在提高文件系统的可移植性和一致性。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目录及其用途:
1. / (根目录)
- 文件系统的起点,所有其他目录和文件都挂载在这里。
2. /bin
- 包含基本的二进制可执行文件,这些文件是系统启动时和单用户模式下必需的。例如:`ls`, `cp`, `mv`。
3. /boot
- 包含启动Linux系统所需的文件,如内核(vmlinuz)、引导加载程序(GRUB)配置文件等。
4. /dev
- 包含设备文件,这些文件代表系统中的物理或逻辑设备。例如:`/dev/sda` 表示第一个SCSI硬盘。
5. /etc
- 包含系统配置文件。大多数系统级配置文件都位于这个目录下,例如:`/etc/passwd`(用户信息),`/etc/fstab`(文件系统挂载表)。
6. /home
- 用户的主目录。每个用户通常有一个以其用户名命名的子目录,例如:`/home/username`。
7. /lib
- 包含基本的库文件。这些库文件被系统上的程序(尤其是位于`/bin`和`/sbin`中的程序)所使用。
8. /lib64
- 类似于`/lib`,但包含64位系统上的库文件。
9. /media
- 用于挂载可移动媒体设备,如CD-ROMs、USB驱动器等。通常,这些设备在挂载时会出现在`/media/username`下。
10. /mnt
- 用于临时挂载文件系统。管理员可能会在这里挂载额外的硬盘分区、网络文件系统(NFS)等。
11. /opt
- 用于安装第三方软件包。这些软件包通常不由系统的包管理器管理。
12. /proc
- 一个虚拟文件系统,包含系统信息和进程信息。这个目录的内容不是存储在磁盘上的,而是由内核在运行时生成的。
13. /root
- root用户(超级用户)的主目录。
14. /run
- 包含系统自上次启动以来运行时的数据。这个目录通常用于存储PID文件、锁文件等。
15. /sbin
- 包含系统管理程序,这些程序通常由系统管理员使用,而不是普通用户。例如:`init`, `iptables`, `fdisk`。
16. /srv
- 包含服务数据。这个目录通常用于存储由系统提供的服务所需的数据。
17. /sys
- 一个虚拟文件系统,提供了访问内核对象的一种手段。类似于`/proc`,这个目录的内容是由内核生成的。
18. /tmp
- 用于存储临时文件。通常,系统定期清理这个目录中的内容。
19. /usr
- 包含只读数据,例如应用程序、库文件、文档等。这个目录通常分为几个子目录:
- /usr/bin:用户级的可执行文件。
- /usr/lib:用户级的库文件。
- /usr/local:本地安装的软件。
- /usr/share:共享文件,如文档、手册页等。
- /usr/src:源代码。
20. /var
- 包含经常变化的文件,如日志文件、邮件、打印队列等。这个目录通常分为几个子目录:
- /var/cache:应用程序缓存数据。
- /var/lib:持久状态信息。
- /var/log:系统日志。
- /var/mail:用户邮件。
- /var/spool:打印队列和邮件队列等。
- /var/tmp:需要长时间保留的临时文件。
这些目录和文件结构的设计使得Linux系统既易于管理又灵活,能够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。
END